![]() |
1、颜色的问题,其实跟你没有太大关系。就是rgb--cmyk的问题。再一个是打印公司对影像产品颜色的理解,也就决定了他们能交给你什么样的产品。如果换做是他自己的作品,我相信一定不会印成这样。
2、装订方式方面,建议你采用PUR的胶装方式,可以180度摊开。而蝴蝶装的装订p数是有限的,同时又很笨重,即不方便,照片量又少。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都一步步走上来了,有楼梯下吗,
|
引用:
|
引用:
引用:
|
好吧,在我看来,咱国家的indigo机器,大部分,不需要色彩管理;但是,不需要色彩管理不等于,不需要合理的规范化操作,当然,规范化操作也不等于在做色彩管理;操作机器规不规范、印前处理文件规不规范,做出来的结果,差别一定很大;少部分用于高端输出应用的机子,仅仅是规范化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才必须走色彩管理的流程
这些言论已经不太适合这个帖子的初衷了,旋风兄如果对我的看法持不同意见,可以开新帖继续讨论,呵呵 |
我想说的是,色彩管理的3C结构中,设备校正\特性化\转换是一环套一环的,其中设备校正并不简单的线性化校正,广义点来说,设备的标准化(即你说的规范化操作)也应该归结到设备校正一项中去。或者换句话说,设备的标准化也是3C结构的基础,不应该与整个色彩管理独立开来,设备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色彩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
因此,我一向认为,做设备的标准化也是色彩管理的工作之一,不是用上色彩管理软件加上ICC等等的时候才叫做色彩管理,色彩管理应该是个很广的概念。 我想楼上几位的分歧应该在此吧。。。 |
moonyboy版主说对了。我们的分歧就是在设备标准化这里:victory:
|
好吧,这可能和我说话喜欢留给别人思考的空间、话并没有完全表达有关;
我不知道斑斑是如何判断“我”把规范化操作从色彩管理中“孤立”出来的,要做色彩管理的话,软件是必须购买的吧(用藏经阁版的bypass吧),某些卖软件的可能还会忽悠别人购买艺卓显示器和标准光源什么的,这些好几万块钱了,再加上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人工费等,这些投入恐怕很难收回吧,而且有可能把客户的东西印的“不漂亮”等等,就不一一细说了 另,我好像并没有反驳过旋风的说法吧 |
1 个附件
哇塞,这个帖子这么热闹,我也来凑下热闹。
根据之前楼主帖子看表象,属于典型的印前色彩处理错误导致的色彩偏差问题,lz在排版软件里面使用的都是rgb模式的图片,但是在输出pdf时却使用了“印刷质量”输出,所以在此处就已经把文件的色彩数据更改了,自然颜色也就不正确,典型的表现就是色彩的饱和度不够。默认的印刷模式输出是会将图片色彩统一成cmyk模式的,所以在输出pdf时要在输出选项处修改一下。 附件 192027 |
其实作为数码快印来说,图片是RGB或是cmyk模式并不是非常影响输出结果(只要保证打印机的色彩准确性,即做好校色工作),因为一般打印机的rip都是自带色彩管理功能的,只要保证在操作过程中色彩数据不要发生变化,基本上就能得到你希望看到的结果。
|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2 01:41.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