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设备选择上的一些探讨
1 个附件
本来想起个霸气侧漏的名字,结果发现此文内容多半出自本月初在广州开的高峰论坛。所以,没搞太狭隘的名字,比如“关于施乐设备选择”、“关于彩色设备选择”、“关于黑白设备选择”等等。 在数码印刷的设备选择上,单纯从俺个人从事维修工作5年的时间来分析的话。。。OK,俺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方面俺会借鉴或者将俺购买笔记本(不论全新,还是2手的)的方法引申进来。 在笔记本上,俺个人的观点是,价格放在第三位。第一位值得考虑的是笔记本本身的保值价值以及对俺工作上的实用性(用张哥的话,机器动起来必须潇洒)。举例说明:俺购买的第一台笔记本是三星的,5000大洋,用了不到1年,更换为ThinkPad的X61。不能片面的说三星那台不能满足俺的工作需求了,只能说不能满足于原本只在广州市内维修到经常出差的工作形式上的转换——背着重是最主要的一方面,其次才是工作之余的娱乐上的需求。 那么,俺个人的观点是,不管是笔记本还是数码印刷设备。首先满足工作,或者购买者实际的需求是必须要放在首位的。举例说明:一家图文店,在彩印量没有做到量的累积已达到质的飞跃的时候,该如何选择设备?俺琢得,1台1250足以,虽然12的不稳定性会被列入必须探讨的范围,但是高质量的输出,低价格的投入,高收入的回报,是对狠多人不可回避的诱惑。可如果,将量的累积,质的飞跃列入探讨行程的话,估计会有80%的客户不会选择12,会去考虑比12价格高的4300,甚至6550以及5065,更有甚者会考虑5000了。而到这一步的时候,似乎价格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被放在,也是必须放在首位的是——彩印量的增加、新老客户的维护与增加、设备的长远实用性。 当然了,还需要列入考虑范围的是,购买者的承受能力。高峰论坛探讨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可以谁都想买好的设备,比如惠普的因地沟,比如施乐的800、1000。所以,钱不是问题,就像上面讨论的内容一样——实用性、长远性必须放在前面,然后才是综合个人承受能力的选择。举例说明:如果一个客户,在他无法预见他的印量能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量的增加(可能他是刚刚从事这个行业,也可能是他确实无法确认),而他腰包内的大米只能购买4300,俺做为设备销售方一直给他推荐,或者让他购买5065。那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究竟俺的居心何在? 所以,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还是不要说,不要做,更不要勉强他人的好。量力而为,只要该是属于自己的客户,俺琢得,终究是俺的客户。好比飞鸿哥选择风神,虽然仅仅提前了半个小时,但是足够了(此时,俺选择性耳聋听不到一声呐喊“妹夫啊”)。 可,反过头来,还有个问题,也是一直在困扰俺,和在高峰论坛上没有得以讨论出结果的问题。举例说明:“原本想买4300,是否该在稍微勉强下的前提下,选择现在性价比相对不错的6550?”这似乎是又把客户拉回了第二个问题,可俺真的觉得花5000大洋买1台只能用1年的笔记本不如花8000买1台可以用3年的笔记本。毕竟,追赶时髦,时髦永远在俺们前面嘛! 此次广州首届高峰论坛,在设备选择、色彩管理、硬件维护的讨论上,取得了长远意义上的认识。而除此之外,最值得我们庆幸和反思的是,白蛇、青蛇、许仙、法海的关系终于得以确认了,此乃吾辈之大幸也。 |
再不讨论和给俺感谢
下次俺就开始收费 |
我下来看看,不用收费吧,我分很少的,不过这个二手的还看人品的。
|
买2手设备
不做功课是不行的 俺的观点 该做的做到位 该想的想到位 然后就是考验销售方的人品 最后才是所谓的运气 |
搞清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买设备的话,越贵越好!或者说功能越强大越好
|
二手设备风险相对大啊,
条件允许情况下,能拿新机器的话不建议二手!! :nothing_to_say: |
谢谢版主,看到你的帖子我有个大概的方向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
大家一直在找,二手的高风险跟全新的高投入之间的平衡点,毕竟开店是要赚钱的,新机器那么多钱扔出去也是问题。
|
俺就喜欢大家多讨论讨论
吼吼 是全新 还是2手 是个问题 |
全新的设备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二手的机器要是身子骨硬还是不错的,关键是上哪找,好货几时到,这些都是未知数。
|
我想恐怕更关键的是:是不是有驾驭二手机的能力,绝对的技术活,玩得转顺风顺水,玩不转凄风苦雨。
|
今天得到一个令俺甚感欣慰的答案
那就是 技术 还是蛮重要的 |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1 16:47.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