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型的機型發展應該是市場競爭下必然的趨勢
打印機大型化(A4-A3)多功能化(列印+傳真+掃描+複印)
複印機小型化(體積變小功能增多) 維修模組化
(配件更換慢慢改成套件式的包裝 讓使用著能自行更換耗材
這部份施樂做的最明顯 例如施樂定影組更換設計思維
就像激光打印機的設計一樣 使用可簡單拆卸更換的方式
施樂的複印機定影組固定的黃色塑料旋轉鈕 中間的溝槽做的比較寬
用一般的螺絲刀叉進去 你就會發現很寬很多 但你拿個壹圓或10元硬幣放上去
剛好可以轉動旋緊 這就是原廠設計的方向 減少專業的維修
方便最終的使用者能利用身邊隨手取得東西 自行更換常用的配件
不用等專業技師拆卸組裝 只要買到對的配件 隨時隨地可自行更換維持機器運轉正常
原廠既可減少維修的工作 也擺脫經銷商的利潤分享-- 後話不說了 免的大家心情不好 )
兩個商品都覬覦對方的耗材商機 所以設計方向漸趨一致 都要進入辦公室的主要打印的工作 搶佔 OA耗材大餅市場主導的地位 施樂近幾年也採用LED的設計 機身是不是也大幅的變小 重量也變輕 如果碳粉再發展到 可以不用那麼高溫和壓力就能固定在紙上 不用散熱風扇 上下棍 體積又可以大幅縮小(施樂電子油墨就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施樂的噴蠟式的激光打印機又是一個方向) 不好意思不知覺又耍起大刀了 不成熟的看法 各位包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