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单个帖子
旧 2021-10-23, 01:45     #26
shakuler shakuler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三袋长老
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
 
Uid: 696393
注册日期: 2020-10-13, 10:05
帖子: 116
感谢: 10
5 个帖子获得 5 次感谢
现金: 208金币
资产: 212金币
声望: 10 shakuler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shakuler shakuler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三袋长老
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级别:13 | 在线时长:236小时 | 升级还需:16小时
 
Uid: 696393
注册日期: 2020-10-13, 10:05
帖子: 116
感谢: 10
5 个帖子获得 5 次感谢
现金: 208金币
资产: 212金币
声望: 10 shakuler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引用:
作者: printgo 查看帖子
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原材料,生产标准也是成本,能做化学碳粉的有几家,物理碳粉的废粉量和化学粉不是一个级别的,成本和技术真的是个坎
您说的这些都是明面知识,化学粉也没你说那么难,很多核心材料主要是受专利保护而已,并不是做不出来,但是在热力学、材料学、电磁学、结构力学方面缺失原厂会留一些后门参数。可是,你看看三代老高温粉方面,现在好的代用粉与原厂粉区别大吗? 隔代的东西总会被不断破解掉,至少没有光刻机那么大麻烦。
我们自己用的四代低温高亮粉,在正常机器上打出来的东西就是逼近原厂效果,当然前提是,你能调出合适载体配比,匹配硒鼓与充电,调好定影温度与压力,最好加上机器自身硬校色,再配合工具定制ICC软校色,实测结果就是92-95%原厂粉色域效果,但是成本不到1/5,华为早期路由器走的路线不就是这个逻辑嘛,莫神话原厂,也不用太瞧不起代用,其实代用用好才更考验硬核技术,恭喜发财
shakuler 当前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