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印刷综合讨论区 数码印刷、数码快印、可变数据印刷;惠普HP、富士施乐Fuji Xerox、柯美Konica Minolta、柯达Kodak、理光Ricoh、佳能Canon、奥西Océ、DI等数码机的选购使用维修交流;图文店,数码印刷店经营交流。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只看楼主 主题工具
旧 2006-03-29, 09:30     #1
xiexy xiexy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一袋长老
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
 
Uid: 11124
注册日期: 2006-01-17, 17:17
帖子: 24
感谢: 0
0 个帖子获得 0 次感谢
现金: 1金币
资产: 1金币
声望: 10 xiexy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xiexy xiexy 当前离线
正式会员
等级: 一袋长老
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级别:15 | 在线时长:305小时 | 升级还需:15小时
 
Uid: 11124
注册日期: 2006-01-17, 17:17
帖子: 24
感谢: 0
0 个帖子获得 0 次感谢
现金: 1金币
资产: 1金币
声望: 10 xiexy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默认 致富士施乐总裁公开信一:谁知何深,孰行多远   



致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高桥义明先生的公开信之一(长篇)

致信人:一位一直努力与富士施乐沟通但始终未果的客户


尊敬的高桥义明先生:您好!


以公开信的方式与您沟通,实属无奈,原因有三。

一、我司一直坚持认为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桥梁,但一方想建桥,而另一方想拆桥只能导致“相看两相厌”;

二、无论双方存在何种纠纷,作为富士施乐中国的最高层管理者,高桥先生是否真的听到过来自客户的声音;

三、尽管障碍重重,但我们还能有机会与您的前任张昆先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当您率领全班日本人进入高管层后,沟通的愿望便化成了贵司前台和保安的“闭门羹”之赏。


真情回放一

2005年8月9日,我司就双方存在的问题给您和贵司的另外几位副总裁发传真。您的秘书金小姐在电话中确认收到传真,并说明您本人不在上海,传真需由她看后决定是否交给您及其他副总裁(注:传真是发给高桥先生而非金小姐),同时“承诺”当日下班前给我司答复。但在当日贵司下班前我致电金小姐时,前台称金小姐已经下班!次日我司继续致电贵司前台转告金小姐尽快回电,但了无音讯。直到快下班时,我再次致电贵司,前台才不耐烦地回答说金小姐托她转告我“会”将传真转给几位副总裁。在此,非常感谢金小姐对我司的“礼遇”,让我们得见跨国企业的“为人之道”。


真情回放二

2005年9月,当我和一位贵司的客户在贵司上海办公室的接待室里与贵司法律顾问陈振伟先生沟通时提出希望与高桥先生直接沟通,陈先生认为没有必要,且特别强调由于我们向贵司发了律师函,双方只需法庭上见。怪哉!我们发的是律师函,又非传票!再次感谢陈振伟先生的“礼遇”。跨国企业的法律顾问果然不同凡响。


真情回放三

2005年10月,由于无法确认传真是否被转交,我请讲日语的朋友给贵司的副总裁高木哲也先生打电话询问此事,高木先生表示压根不知此事,也从未收到过任何传真!在《东方早报》介绍高桥先生的文章中曾有这样一段:“日本经理人被这样描述:他们说‘是’,有时候意味着‘不’”,看来金小姐是得到了日本经理人的真传,她答应“会”转交其实意味着“不会”。由此,我也有理由推测,托金小姐的“会”,高桥先生及其它副总裁恐怕也不可能收到我司的传真。


真情回放四

2004年9月,为解决客户与贵司存在的问题,华东快印行业的四大主力企业康伟、同昆、广艺、恒晟和来自北京的我在上海共同邀请您的前任张昆先生及其他高管共进晚餐,希望面对面的交流一次。贵司邓国俊总监回复说张昆先生会参加。开席前,邓总监突然告知张昆先生要出差数日,无法参加。心生疑虑的我们在第二日一早便直奔贵司,却意外地见到了正在上班的张昆先生,我们与之进行了一上午的交流。当然,张先生未忘记告诉我们他根本没出差!


让我们为贵司员工的精彩表演热烈鼓掌!明年我们一定会提名他(她)们参加奥斯卡最佳男女配角的角逐。当然肯定不止上述这些故事,如果高桥先生感兴趣我们可以来个一千零一夜。


您曾对记者说:“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知识传授给富士施乐中国公司。”、“我们在中国的投资不仅仅是投入钱这么简单,而是一个知识的投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投入支持中国的团队,使他们能够为中国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不知贵司员工的上述表演和我们所受到的“礼遇”是否是您提到的知识投入的一部分。

致富士施乐总裁公开信二:谁知何深,孰行多远

(未完待续,第一回 知产品)

本文为北京康文伟义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卫东提供。
xiexy 当前离线  
发表新主题 关闭主题

主题工具

发帖规则
不可以发表主题
不可以回复帖子
不可以上传附件
不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

论坛启用 vB 代码
论坛启用 表情图标
论坛启用 [IMG] 代码
论坛禁用 HTML 代码


律师声明:本站内容,均具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严禁镜像,违者承担一切后果!

所有时间均为 +8, 现在的时间是 2025-07-03 15:13.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3.8.12 by vBS
Copyright ©2000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
 
Copyright © 20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