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日历事件 |
![]() |
#1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 ![]() ![]() |
![]() 我今天就把CIP3的实际数据流传方式和实际实现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说下. 现在大多数CTP厂家所提供的流程,CIP3数据输出模块都是一个选配,可以在购买机器的时候和厂家免费要来这些插件.输出的PPF数据一般都是要通过一个计算模块,将图象信息计算成每个墨道的墨量数据(至少我看了海德堡,罗兰,小森都是这样),然后转换成印刷机自己的格式(海德堡的是HDM,罗兰是MANLON,小森是PQ4,KBA是GRO)然后通过印刷机读取这些数据,生成墨量数据.很简单吧 ![]() 今天不想写了,这个系统还有好多东西要写,改天补上 |
||
![]() |
![]() |
#3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 ![]() ![]() |
再就各家的这项技术做个点评(只是针对自己看过的) 1,小森,DONET系统是现在反响最好的,其开放了线性化调整功能。使其能更好的和机器实际情况贴合。 2,海得堡,产品不错,可惜店大欺客,线性化调整的功能没有开放,如果机器的印刷适性变化,需要调整曲线的话,就要请海德堡公司的人来调整。他们的收费 ![]() 3,罗兰,PECOM系统,有点简陋,实在和我期望中的差太远,唯一的亮点就是可以随时对车间的印刷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就是哪台机器在印哪张单,其他的我是想说他好也想不出来了。 |
||
![]() |
![]() |
#5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 ![]() ![]() |
CTP只是生成PPF或JPF数据,印刷机要能接受这些软件的话需要开通印刷机的权限。印刷机厂家开通权限后,后帮你调整机器的状态,这时印刷机的控制台就可以接收印前的PPF数据了。 经常有人说的JPF技术,时间还有个很形象的名字“电子工单”,但是现在印后的设备自动化的程度很低,包括马天尼,柯尔布斯这些装订行业的大公司,其设备也只是实现了电气的自动化,离数字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个人不看好现阶段JPF技术的普及》(个人意见,别骂人。) |
||
![]() |
![]() |
#9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 ![]() ![]() |
引用:
DIPS和INKZONE就是在外部加了曲线调整的功能,同时向印刷机厂家购买了其数据格式的使用权。 至于谁帮你做印刷机的曲线调整的话,那就是我们公司,不具体说是那家了。(这里不让打广告,你去百度查下DIPS就知道) 我把产品手册放在上面了,有兴趣可以看下。 |
||
![]() |
![]() |
#10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 ![]() ![]() |
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这个和最早CTP出来的时候一样,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关键还在使用。固然,印刷厂上一个设备或系统都是希望它可以带来收益,解决些问题。CIP3也是,如果你没有很好的做到前期的线性调整的话,这个东西就是个摆设。想叫它赚钱的话,就要认真的对待这项技术。 首先,要做到准确,为印前到印刷做个连接,节省开机准备时间,节省过版纸,将投资转换为利润回报。 其次,利用CIP3系统架设的局域网,对机器的使用做个网络监控,实时的去了解机器在生产那张单,用时多少,汇总下机器的使用效率。 第三,利用CIP3技术使用的时机,将生产中很多不标准的地方进行改进,如机器的状态,色彩密度,印品质量等问题。因为减少了人为的因素,有些原来不能控制的东西变的可以控制。 特别是一些外单,客户那边对色彩密度是有标准的,而不是通过眼睛去感觉,有些印刷厂在这方面吃过亏。 做到上述的三条,相信CIP3技术是一个可以帮助你解决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提高效率的一个产品。如果说感觉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的话,不如找找原因,不要一棍子打死,印刷这个传统行业新东西不多,保护都来不及呢。 一个CTP在中国推广了10年,现在才见效,CIP3要几年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