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日历事件 |
![]() |
#1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
基本概念: 色彩管理三个步骤: a、标准化(设备线性) 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设备、显示设备、输出设备进行标准化,以保证它们处于校准后的工作状态.颜色设备线性化校正,反映了设备表现色彩的固有状态 b、特性化(设备ICC) 当所有的设备都校正后,就需要将各设备的特性记录下来,这就是特性化过程。每一种设备都具有自身的色彩特性,为了实现准确的色域空间转换和色彩匹配,必须对设备进行特性化。对于输入设备利用一个已知的标准色度值表,对照该表的色度值和输入设备所产生的色度值,做出该设备的色度特性化曲线;对于输出设备,利用色域空间图,做出该设备的输出色域特性曲线。 在做出输入设备的色度特性曲线的基础上,对照与设备无关的色域空间,做出输入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同时,利用输出设备的色域特性曲线做出该输出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这些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域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域空间进行转换的桥梁。 颜色设备特有的表现色彩的能力 定义设备颜色特性与LAB色彩空间的关系 找到设备的色域 c、转换 在对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利用设备描述文件,以标准的设备无关色域空间为媒介,实现各设备色域空间之间的正确转换。色彩转换是指根据不同色彩在不同色域空间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把某设备上的色域空间中的色彩转换到另一个已知条件下的色域空间中。色彩管理软件可以将颜色从一个色域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域空间,也可在一台设备上模拟另一设备的呈色情况。 转换的四种呈色意向:绝对色度复制、相对色度复制、意图感性复制、饱和度复制 我们在制作数码印刷机的ICC之前,首先有一很重要的步骤:设备标准化即设备线性化的过程。设备线性化可以分为两步:1、设备状态的校准;2、使用打印控制软件制作补偿曲线即线性化曲线。 1、设备状态的校准。对于数码印刷设备尤其是碳粉型数码印刷设备,稳定性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在进行下一步之前,首先要保证数码印刷机运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要有很明显的打印不匀、打印有道等等问题,如果有这些问题一定要先解决,否则最后得到的设备ICC也会很不准确,最终印刷效果也不会好。 需要明确一个观点,一台数码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品色彩的好坏,与打印控制软件、线性化曲线、ICC都有关系,但最终决定于数码印刷机自身的颜色特性!对于碳粉型数码印刷机,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机器的碳粉量、曝光量、转印特性等等与颜色相关的机器参数,我们不妨进行一些调整,为后面软件调整打好基础。举个例子:碳粉型数码印刷机的黄粉纯度比较高,颜色比较鲜亮,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Y+M,Y+C颜色偏黄,虽然通过曲线补偿能够有所改善,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我们不妨在机器上适当提高C\M的实地密度,降低Y的实地密度,再使用曲线补偿,最终打印效果要比单纯使用曲线补偿效果好的多。 2、使用打印控制软件制作补偿曲线即线性化曲线。不同的打印控制软件线性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作用都是一样的,一般都是这样两个过程: a、网点传递过程。简单理解就是网点一一对应的过程,例如,打印文件是50%的网点,使用补偿曲线后机器输出就是50%的网点。 b、DotGain补偿。即网点扩大补偿,因为网点扩大在传统印刷中不可避免也客观存在,虽然数码印刷机通过补偿曲线能完全做到没有网点扩大,但为了适应长期以来人们视觉及印刷技术的要求,网点扩大补偿曲线在线性化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的打印控制软件对于DotGain补偿的幅度也不一样,有些软件甚至可以自定义DotGain补偿的大小。 经过这两个过程,最终得到了数码印刷机的线性化曲线。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软件在制作线性化曲线的过程中默认加入了DotGain补偿,你可能无法选择,也无法察觉,除非你使用密度计测量印品才能看出来具体值。 二、测量。 使用ProfileMaker中的MeasureTool测量 1、连接设备后运行程序,首先点击”Configuring”来连接分光光度计。连接完成后关闭对话框。 2、选择测试条:IT8.7-3 CMYK DTP41(A3),这里以DTP41为例,不同的仪器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条。测试条电子文件可以在安装目录下找到,如:D:\X-Rite\ProfileMaker Professional 5.0.9\Testcharts\Printer\DTP41_51\IT8.7-3 CMYK DTP41(A3)_1_2.tif,IT8.7-3 CMYK DTP41(A3)_2_2.tif。用你的数码印刷机打印出测试条,点击”measuring”进行测量。注意:关闭数码印刷机自带的色彩管理功能,只使用线性化状态来打印测试条。 2、测量完后显示测量数据界面,直接点击FileàSave as,保存测量的数据。 三、生成ICC 使用ProfileMaker工具生成ICC,具体选项如下图 1.jpg 点击”Separation”进入分色选项设置,以下设置作为参考,设置完一定要点击”Neutralize”,自动调整灰平衡。完成后点OK,回到原来界面,点击”Strat”保存ICC文件。 对于碳粉型数码印刷机,因为黑碳粉颗粒比较粗(加工工艺决定颗粒很难再细了),一般黑板起始点(black Start)我们设置的也相对高一些,一般在40-50左右,让黑色碳粉颗粒尽量不在图像的高光区域出现,否则会给人很明显的颗粒粗糙、脏的感觉。总墨量一般我们也设定在250-280左右,总墨量太大图像暗调容易糊掉,机器也不容易定影。 2.jpg 这样一条数码印刷机的ICC就制做好了,可以置入到打印控制软件中使用了。 四、在Profile Editor中进行编辑 1、注意选择好source profile,选择需要模拟的ICC,如印刷的ICC。 2、Destination选择打印机的ICC,即我们刚刚测量生成的ICC。 3、选择P,表示感知匹配perceptual,一般打印控制软件默认使用这种匹配方式,当然也可以选择打印控制软件使用的其他匹配方式。 4、选择LAB到CMYK,表示校正的是打印机的ICC,如果选择CMYK到LAB,表示校正的是印刷ICC,一般我们都是校正打印机ICC。接着打开图像,观察效果。 3.JPG 5、检查灰平衡。 可以打印灰平衡测试条,检查灰平衡。调整灰平衡的工具如图 4.jpg 注意:灰平衡调整主要针对图像中的中性灰区域,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动,要调整也只针对暗调。幅度不宜过大。 6、调整图像整体偏色,主要使用线性工具,使用方法与Photoshop曲线工具类似。 5.jpg 注意:调整的过程中要观察打开的图的变化。另外,一次调整幅度不要太大,可以多次调整,一般每次可以调整2-3个网点的幅度。 7、全局校正。 我们可以适当提高亮度与饱和度,这样做可以适当减少相反色,尤其对于碳粉型设备,碳粉比之油墨,颗粒感要强的多,可以多减少些相反色,以避免原色中的相反色过多而产生的杂点感。减少相反色,还可以适当使用线性工具,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如图。 6.jpg 8、对二次色进行选择性校色,特别是暗调区域的二次色,这些颜色在印刷中经常碰到,需要校准。如100%M+100%Y合成的大红和100%C+100%M合成的紫等。 7.jpg 注意选择性校色的影响,选择性校色是针对打印机墨量百分比来说的,一般来说,色越单一,选择的效果越好,对于合成的中性灰色,使用选择性校色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如使用灰平衡明显,但灰平衡的改变会影响所有颜色。对于中性灰色,可以适当的加大黑色的比例。 9、调整完后选择File--Save as--ICC Profile,选择Easy Mode,点击Save as保存。 此帖于 2009-09-24 10:50 被 moonyboy 编辑. |
|||
![]() |
右列 18 位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oonyboy 表示感谢: |
Bloodsaler (2009-09-24),
C15167030453 (2020-01-07),
feeltang (2018-01-29),
huayanhang (2010-03-09),
jacky_0527 (2009-09-27),
Joeric (2013-07-29),
luoguang (2009-09-24),
qjscn (2010-08-01),
sunhongbo120 (2012-02-29),
szzdm2008 (2010-01-07),
wangyu1314 (2009-09-24),
xiaolinjob (2011-07-18),
zgwp (2009-09-26),
此名已注册 (2016-05-06),
没点技术 (2009-09-24),
火舞 (2010-03-09),
苍狼白鹿 (2010-05-04),
雨魂 (2010-05-04)
|
![]() |
只看该作者 #2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
![]()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oonyboy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3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五袋长老
![]() ![]() ![]() ![]() ![]() ![]() |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没点技术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4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 刮开有奖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Bloodsaler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5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施乐的机器再怎么校正,碳粉机器本身的弊端是无法避免的。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火舞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6 | |||
|
||||
仁心仁术老中医
等级: 九袋长老
![]() ![]() ![]() ![]() ![]() ![]() ![]() ![]() ![]() ![]() ![]() |
怎么会丢失的?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wangyu1314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7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六袋长老
![]() ![]() ![]() ![]() ![]() |
相对于喷墨机,碳粉机器有自己的特点:1)不稳定,2)不均匀,换句话说就是重复性差,画面的色彩不一致。因此要基于局部的小色块来确定颜色,提高色彩的准确度,远比喷墨机难度高很多。做不好的话,不如不做。 什么情况下不要做ICC呢? 1)如果是新机,用全保,不要做ICC了,厂家给已经是优化后的。用户的工作就是把机器维护到稳定状态。 2)如果是旧机老爷机,画面打印出来有沟沟道道的,也就免了。自己做出来的只能是越做越差。 3)如果是旧机,状态很好,用原装粉,也没有必要做ICC。尽量把各色的线性化做好就可以。 什么情况下要做ICC呢? 1)想省点碳粉钱,或者定影不好,要降低定影温度的,这要制作ICC。但是不要用IT8.7-3,而是用PM自己生成一个限制碳粉总量的测试文件。 2)黑色碳粉的起始点,这个涉及到GCR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图片和使用场合有不同要求,在分色版已经有很多讨论。 3)用兼容碳粉,色相有异于原装粉,这要制作ICC。 如果要用碳粉机来打样,状态要求非常好。否则,想都不要想。C500要出色彩,主要功夫是平网和线性化。服务器的色彩标定也是围绕这个来进行的,加上灰平衡控制。整个色域的ICC,很难。大家可以试试。 诚恳建议,玩碳粉机的ICC之前,先把喷墨机弄好了再说。测试ICC的时候,用绝对色度,打印色域内的颜色,看看和色标有没有差别。否则,碳粉机ICC不要碰,纯属浪费。 本人玩过喷墨ICC,染色和颜料墨水,普通纸,高光纸,铜版纸加热,连供之类的,什么新鲜的事情都试过。 |
|||
![]() |
右列 5 位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happylatex 表示感谢: |
![]() |
只看该作者 #8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oonyboy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9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
正因为机器稳定性问题加上制作ICC比较繁琐,所以建议平常使用中多进行机器的线性化校准,只使用机器自带的ICC或者干脆不使用ICC,这样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的颜色需求。并且校准过程也相对简单了,可以快速完成。 此帖于 2009-09-27 15:47 被 moonyboy 编辑.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oonyboy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
![]() |
只看该作者 #10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 ![]() ![]() ![]() |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bjdr 表示感谢: |
huayanhang (2010-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