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日历事件 |
![]() |
#2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据兰达公司掌门人班尼·兰达介绍,兰达纳米数字印刷计划目前一切正按照计划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顺利进展,预计到2013年底第一台纳米数字印刷机(Nanography)将正式问世。 这家公司目前由兰达个人出资经营,有报道称兰达正在从国外筹集约2亿美元资金的支持用以生产和市场经营,这正如当年组建Indigo公司一样,而对此事细节问题,兰达本人为做任何评论。 “我们喜欢在事情完成后再做评论。”兰达告诉ProPrint网站记者。 “兰达公司在德鲁巴2012展会期间承接了大量的订单,当前正重点忙于设备工程和制造相关事项。这需要大量的工作,但一切将按照计划进行,很显然,这项任务需要大量的资源。” 目前,工人们开始在兰达集团以色列雷霍沃特车间开始逐渐忙碌,第一家纳米油墨和橡皮布生产厂也将在此地附近落成。兰达同时称他不愿看到因资金不足而丧失市场机遇。 在最近举办的美国芝加哥印刷国际展期间,兰达公司向客户展示了自德鲁巴展会后纳米数字印刷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也展示了一些文字印刷样张,同比德鲁巴期间给客户看的样张瑕疵有明显减少。“对于印刷样张的反馈开始受到大家赞许,人们可以清楚看到自德鲁巴之后的进展。”兰达说。 “我们正在竭力提高印刷质量,以及设备稳定性和降低成本。”兰达补充说道。 兰达同时和记者分享了“S”系列印刷质量提高的详细计划表,预计到2014年春季Ipex展会前将达到胶印品质。兰达公司再德鲁巴结束之后也接到了订单。这是的兰达本人非常惊讶,甚至接到没有参加德鲁巴展会而下的订单。据悉,公司目前共有400个积压订单,面临的下一个挑战便是加强生产,满足客户的需求。兰达表示B1幅面纳米数字印刷机是最受客户欢迎的型号。 尽管兰达公司共有7款纳米数字系列单张纸和卷筒纸印刷设备,但兰达强调事实上都存在共同点,因此生厂商需求不像当初所想那样存在差异性。 兰达称下一个安排是参加EFI公司在2013年初举办的客户联谊会,这不能意味兰达设备前段采用EFI公司驱动。“参加客户联谊会与业务合作不存在联系,只是参加一个不错的活动而已。” 此外,兰达集团最近招募了一批涉及各个领域的新员工,目前员工数量达到200名 文章链接:中国包装印刷机械网 http://www.ppzhan.com/news/detail/27793.html |
||
![]() |
![]() |
#3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今年大会中有众多印刷技术推出,其中许多技术被视作“印刷业的第二场数字革命”,将使胶版印刷彻底消失。它们打印出来的纸张在视觉效果和内容个性化程度上甚至能与iPad相媲美。 数字印刷一般都使用喷墨或激光打印机直接从数字图像打印出来,包括PC、手机或相机,而不需要再用油墨印刷板。与传统胶版印刷的高速、高效与高质量相比,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数字印刷一直面临着“生产率瓶颈”。喷墨打印机占据目前大多数数字印刷市场,它可以被大规模迅速印制,但质量较差,并且需要特殊的纸张,而其他像电子或激光打印机则使用干燥或液体显色剂进行打印,尽管质量较高,但速度又较慢。 而随着喷墨与液体墨粉技术(toner technology)的推出,战略咨询公司Infotrends的按需印刷与出版服务部经理拉夫•思科兹(Ralf Schlozer)认为,“每一台印刷机都将成为数字印刷机。”人们期待数字印刷机能在效率和质量上达到胶版印刷的水平,而且这种全新印刷技术的页面效果应当与平板电脑的显示效果相当。 尽管有好几种全新的喷墨与液体墨粉技术在大会上展现,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兰达(Landa)公司的纳米印刷技术与赛康(Xeikon)公司的Trillium印刷技术之间的竞争。两者都被视作印刷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早在1993年,兰达公司与赛康公司就各自宣布开启数字印刷业务。兰达公司将它的标志性的靛蓝技术(Indigo technology)卖给印刷业巨头惠普公司,随后成立了兰达实验室(Landa Labs),从此声名鹊起,而赛康公司在它开发的产品迅速被印刷业巨头打败后,就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兰达公司坚信它依然能够获取成功,在德鲁巴大会之前,它推出了一个兰达纳米印刷流程展示,口号是“纳米,远比你想象的大”("Nano. Bigger Than You Think")。 兰达宣称,他们在纳米技术领域长达十年的研发终于可以为印刷业带来突破性创新,对于商业印刷来说,第一次不用再因为成本、效率和质量之间的矛盾而被迫在数字印刷与胶版印刷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借助新型水性油墨,也就是兰达纳米油墨(Landa NanoInk),附加上创新的油墨喷射器,兰达的纳米印刷机可以在合理的成本基础上印制出完美的效果。这些油墨是由比头发丝还细的颗粒组成,可以印制高质量图像。同时,油墨盒也保证环保,可以被回收利用。 兰达公司已经有生产出实际的设备,预计明年第二季度就将正式推向市场,并且与小森(Komori)、曼罗兰(Manroland Sheetfeed)、海德堡(Heidelberg)等印刷业大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对赛康公司来说,这一次它期待不同的结果,但比较尴尬的是,由于专利问题,公司在最后时刻将印刷技术名称由Quantum改为Trillium。 赛康美国公司的全球营销副总裁迈克尔•瑞(Michael V. Ring)表示,“忘记20年前的事情吧,Trillium绝对是一款突破性技术,它将改变印刷世界。” “今天的印刷技术只能使我们在成本、质量和速度三项要求中守住两项,而Trillium则能帮助我们同时满足这三项要求。” 据了解,这项技术并不是赛康发明的,而是通过收购一家竞争企业获得的,这家企业的名字至今依然保密。 尽管如此,一些博客网友搜索了专利申请后认为,Trillium技术是一种高速电图打印技术(high-speed electrographic printer),采用了由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实验室发明的高粘度液体墨粉技术,更接近于一种糊状物体,比较容易被冲洗。 这项技术结合赛康已有的快速打印机,将很快消除数字印数与胶版印刷之间的差距,最终将后者淘汰。 赛康公司的开发部经理丹尼•梅尔滕斯(Danny Mertens)认为,Trillium技术主要源自公司的理念,就是“使印刷成为能够与iPad竞争的媒介,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以非常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梅尔滕斯对于兰达公司的纳米印刷技术并不感冒。“我认为所谓的纳米印刷其实是一种间接的喷墨成像,无非是引入了一个中介系统,从而将图像传递到最终纸面上。这意味着你的流程更为复杂,会造成成本上升。” 不管怎样,20多年后,当人们会回忆起20年前的德鲁巴展览会,会想起当初两个数字印刷领域的急先锋以及它们各自的产品。 《印刷商业》(Print Business)杂志的编辑加雷斯•沃德(Gareth Ward)表示,“直到目前,有关纳米印刷的专利仍然没有什么动静,人们对此还不是很清楚,或许离真正的商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他认为,借助战略伙伴的力量,兰达已经达到新的境界。另一方面,Trillium则是一项充满潜力的技术,它有可能突破速率、质量和成本的障碍,但一切还有待观察。 沃德补充道,“虽然Trillium技术非常有意思,但还无法凭借这一项技术改变世界,它只是印刷业数字化进程中的一部分。” Infotrends公司的拉尔夫•思科兹(Ralf Schlozer)也表示,对于“第二次数字革命”这样的大词要保持谨慎。数字印刷取代胶版印刷还需要一段时间。兰达与赛康都强调它们的技术将带来高效、低价和高质量,但似乎历史上每一次印刷技术的进步都会强调这几个方面,我们要看它们是否真的能实现革命性的突破。 思科兹表示,他还是更看好兰达公司。“本尼•兰达(Benny Landa)总是保持神秘,不时放出一些重磅性的创新,他拥有丰富的技术知识,并在以色列招募了一大批科学家,而且他正在申请技术专利。近期它和众多印刷业巨头的合作强化了人们对它的信心。” 革命总是容易期待,难以预测,第二场数字印刷革命也不例外。只有当其中一项革命性技术真正进入到日常印刷中,否则我们都不能轻言数字印刷的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也只有如此,才能断定我们从古登堡以来形成的对纸张的热爱将重生还是覆灭。 |
||
![]() |
![]() |
#4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二袋长老
![]() ![]() |
明年,重庆江北将争取开工修建一个全国第三大综合书城。昨日,在“重庆市政协新闻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重庆市将引进一种新兴数字印刷生产项目,这种仪器就像银行的ATM机,作者、读者只需要将数字印刷品存入这个机器,再点击需要印刷数量,要不了几分钟,像在ATM机上取钱一样,一本包装完整的“新书”就出炉了。 据悉,这个项目生产的数字化印刷机,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微型的印书机,这个仪器的工作模式,与银行自动取款机比较类似。 市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个仪器,那些喜欢读书的市民,若在网站看到了国外某一本书很好,想珍藏,但国内又没有卖的,就可以用这个“印书机”,将数字化的印刷品存入这个仪器,点击需要印多少本,不一会儿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书了。那些想要出书,但只是想自己的作品成集,送几本给朋友的市民,就可用这样的方式出书,不仅是时间快,而且印书成本也非常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