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帮助 |
日历事件 |
![]() |
#1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 ![]() ![]() ![]() |
另外,再问下,有没大师知道,如果载体效果明显出现问题(墨粉含量低,印出来密度不够),但是又没有到定期维护的更换印量,可否通过调整碳粉浓度+做检测来解决问题? |
||
![]() |
![]() |
只看该作者 #2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六袋长老
![]() ![]() ![]() ![]() ![]() |
引用:
载体如果出现问题,一般是要及时更换的。C500需要及时更换的耗材只有两个:载体和臭氧过滤层(除非不在乎健康)。 |
|||
![]() |
![]() |
只看该作者 #4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六袋长老
![]() ![]() ![]() ![]() ![]() |
有一次把8050的载体DV501K加到C500里面(应该是DV510K),忘了做L检测,打印过程中就是不加碳粉,发白了也不加。也是一位师傅来加的,害得我忙乎了半天,电话里说: 1)说是载体加得太多,我掏出几勺。 2)初始碳粉不够,我手工加碳粉,印了几百张,还是发白。 把这位师傅的载体袋子从垃圾桶捡出来,一看是DV501K,气得我大骂。这位师傅回来,换上了DV510K,L检测后,一切正常! 总之,机器用长时间了,自己就慢慢的会修了,不过修之前要想想,问几个为什么。 |
|||
![]() |
![]() |
只看该作者 #6 | |||
|
||||
荣誉版主
等级: 七袋长老
![]() ![]() ![]() ![]() ![]() ![]() ![]() ![]() ![]() ![]() |
引用:
TDS Y、M、C和 K ( 碳粉浓度传感器 /Y、/M、/C和 /K )分别使用 L 检测方式 ( 显影剂的渗透性检测 )检测显影剂的碳粉浓度。所检测的值将与保存在打印机控制板 (PRCB) 上 CPU 内的碳粉浓度参考值进行比较,以确认是否需要供应碳粉。这个参考值就是你新换载体时第一次做L检测调整检测到的值。所以新换载体一定要做L检测,以得到标准值,以后机器才会根据标准值来向显影仓供应碳粉。这个参考值会随着印量的增加、载体携带碳粉能力的下降而减小,如果新换了载体不重新做检测的话会出现打印白斑、漏载体的情况。所以新换载体需要做2个步骤:清除载体的零件计数和做L检测。 新换载体一定要做L检测,官方不推荐在其他情况下再执行L检测!但根据个人的经验,在出现漏载体、打印有白斑的情况下,可以向显影仓手动添加碳粉并执行L检测,多次循环这个步骤,直到把L检测的值做高,到1/1处为170-180左右。 另外说一句,C500的碳粉/载体比例、加粉检测这块地方本身做的就不是很好,所以,别管官方的说法,L检测在解决打印问题的时候可以多次执行的! ![]() |
|||
![]() |
右列会员因为此帖价值甚高向 moonyboy 表示感谢: |
bjdr (2009-06-15)
|
![]() |
只看该作者 #7 | ||
|
|||
正式会员
等级: 四袋长老
![]() ![]() ![]() ![]() |
引用:
多谢版主的指点,一直考虑到官方的说法,出了问题也不敢多做L检测,看来还是太保守了 ![]() 另外,请版主再说明确一些,就是1/1处 170~180之间 指的是哪个值,47里面的某个值 还是L检测后显示的那屏数字? |
||
![]() |